在連鎖超市購買急凍海產,要提防被魚目混珠,以平貨扮貴貨!百佳出售的急凍東星斑,被踢爆是價錢便宜2至3成的燕尾星斑。
有凍肉界人士透露,常見魚目混珠的急凍海產,包括西星斑扮東星斑,鱈魚充銀鱈魚,平價響螺扮貴貨,售價可相差4成至1倍不等,急凍食品業人士提醒市民,便宜勿貪。
荃灣一百佳超市,出售每斤78元急凍東星斑,魚身以保鮮紙包封,只看到部分紅色及灰色,職員表示不可拆開,標籤寫明是東星斑,學名亦是。
然而街市魚販看過,都說是燕尾星斑。香港凍肉海產批發零售商會有限公司秘書長鄭興指出,東星斑、西星斑和燕尾星斑都屬星斑類,由於是外國入口,外國不分東星或西星,所以要經入口商分類,而超市收貨時亦會覆核,行內人通常一眼便可分辨。
百佳指人為疏忽 海關跟進
鄭興指,急凍東星斑通常每斤售60至70元;燕尾星斑只售50至60元,售價相差2至4成。燕星尾部開叉、較短及尖,東星斑則無開叉及較長。另外東星肉質較爽滑;燕斑則較乾。
百佳回覆表示,經查證後發現,該分店因人為疏忽,導致產品標籤出錯,他們承認顧客所購買的並非東星斑,而是星斑,但強調每斤售78元並無誤,沒有多收顧客錢,又指已將有關貨品暫時落架,對顧客構成不便致歉。
海關表示會跟進,如有足夠證據顯示有人觸犯《商品說明條例》,會採取適當行動。消委會回應指出,若證實東星斑非東星,超市應退錢予消費者。
鄭興表示,踏入休漁期,鮮魚售價貴,急凍海產需求增,銷量最少增3成。他坦言,急凍食品業有混水摸魚者,最常見是西星斑扮東星斑,前者有不同顏色,包括紅色,易與東星混淆,但售價可以相差近倍。
經處理後難辨別
他說,銀鱈魚是另一常見混淆的食品,因為鱈魚有10多款,以銀鱈魚最優質,每塊售價50至70元,但一般鱈魚則可平到每塊30元,肉質也截然不同。
經營漁業業務、南區區議會副主席陳富明亦指,急凍海產經處理後難見「全相」,增加辨別難度。他舉例,響螺分為薄殼和厚殼兩種,兩者價錢相差一倍,惟急凍包裝只見螺肉,即使是漁民亦無從分辦。
至於青衣柳和石斑柳亦是混淆高危,兩者肉質及紋理相似,漁民多從表皮着手分辨,但部分急凍包裝卻是已去皮的魚柳,除非吃下口,否則很難分得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