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

豐子愷展

孩子坐在特製的小車裏,桌上盡是水果糖果,孩子一手把美味往嘴裏塞——這是一幅漫畫,寫有「似愛之虐」四字,不就是在諷刺怪獸家長溺愛港孩嗎?
可畫的人不是尊子,不是黃照達,而是去世已30多年的豐子愷。
1920年代畫此作品的他,幾筆勾勒就抓住了2012年我們的脈搏。
這種穿越時空的智慧和感染力,正是豐子愷漫畫歷久常新的魅力所在。
近百年前的人肉錄音機
小思老師教我看豐子愷,第一幅畫,是一個教師在黑板前講課,四方臉——原來是一個留聲機。這台「人肉錄音機」,我一看就愛上了。難以想像,一幅1920年代的畫作,點出的、批判的,竟都是我們今天看不過眼的事。相隔了近百年的感同身受,除了感動,還有震撼。
小思老師小學時已喜歡看豐子愷的漫畫,描繪學生的作品,最能說中她的心事,往後的日子,她一直鑽研心頭愛,漫畫看完一幅又一幅。對於香港藝術館這次展覽,她特別感歎《護生畫集》的展出,除了因為當中對愛惜一切生命的傳揚,還因為承載了豐子愷對老師弘一法師的許願和承諾。
無情社會中喚醒人心
展覽以「有情世界」為題,小思老師說,雖然老套,但無論世界多惡劣,價值觀如何扭曲,情,仍然是人間的基本,永恆的基本。她嘆息現今社會無情,損人不利己的事太多,權貴為私利不擇手段,官員推行的政策不利公眾卻又滿口歪理。人情淡薄的年代,正是時候舉辦喚醒人心的展覽。她始終相信,這世界其實仍很多好人,只是他們沒看到美好的事,不敢愛,不敢做,「豐子愷的畫,可以讓他們看看世間的美好」。
《護生畫集》 師生60年的約定
這次展覽分兩個主題,「人間情味」的畫作題材廣泛,隨意自然;「護生護心」則集中展示《護生畫集》中的畫作。《護生畫集》的構思源於1920年代,豐子愷接受老師弘一法師的提議,畫了一系列以愛護生命為題材的畫,然後由老師題字,每10年畫一冊,直至老師100歲。豐子愷堅守承諾,老師逝世、戰亂、文革也沒令豐子愷停下來,直至弘一法師冥壽100歲,《護生畫集》共出版了六冊。
飽經挫折 從不放棄
小思老師說,抗日戰爭期間,不少人批評豐子愷,「在家破人亡的烽火日子,人類的性命尚且未能保護,居然還把心思放在珍惜螞蟻的生命,但豐子愷說,護生,即是護心,人若有殘忍之心,即使保得住生命也是沒有意思。」文革那些年頭,《護生畫集》被看成宣揚佛教之物,豐子愷即使受批鬥、迫害,都沒有放棄,偷偷地畫,其後輾轉把畫作送到新加坡,由弘一法師的友人廣洽法師出版。直至1980年代,廣洽將畫作贈予豐子愷的故鄉浙江,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,物歸故土。
豐子愷用自己的生命,完成與老師之間的約定,這種師生之情,是小思老師最嚮往的。我問老師有沒有一個這樣的學生,她說,「我沒在意有沒有學生如此為我,但我知道,我是如此為我的老師唐君毅。」生命影響生命,豐子愷於小思老師而言,深刻如此。
豐子愷 中國漫畫先驅
豐子愷生於1898年,一生歷多番戰亂,深明民間疾苦,書法、文學、音樂等藝術範疇皆有涉獵,尤擅繪畫。他將傳統水墨筆觸帶進漫畫,贏得「中國漫畫先驅」之名。畫作繁多,題材除了諷刺時弊,還描繪人間情味,特別愛畫天真直率的孩子,共出版六集的《護生畫集》則傳揚愛護天地萬物。
今期導賞員 小思
小思,自小就迷上豐子愷漫畫,曾為他部分畫作配上文字,並出版書籍,心願是為豐子愷辦作品展。這次香港藝術館辦豐子愷專題展,算是間接圓了她的心願,她也被邀主持是次展覽的講座。
有情世界 —— 豐子愷的藝術
日期﹕5月25日至10月7日
時間﹕10:00am至6:00pm(周六開放至8pm、周四休館)
地點﹕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藝術館
查詢﹕2721 0116
「豐子愷的有情世界」講座
講者﹕豐一吟(豐子愷女兒)、吳浩然(豐子愷紀念館.豐子愷漫畫館館長)
主持﹕盧瑋鑾(小思) 語言﹕普通話
日期﹕5月26日2:30pm至4:30pm
地點﹕香港藝術館演講廳(地庫)
名額﹕150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