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尖上的癌症
微博上一張「舌尖上的癌癥」醫學圖譜廣為流傳,引發網民熱議。圖譜中,列出了可能增加或可能降低癌癥風險的23類食物、生活方式,與15類癌癥的關系。這張「舌尖上的癌癥」醫學圖譜靠譜嗎,是否有臨床試驗作依據?記者昨日走訪了我省專家。據幾位專家介紹,圖譜里的大部分內容比較「靠譜」,但有些結論也存在爭議。
酗酒傷肝傷胃 最危險的飲食習慣
這張圖譜里,食物、生活方式與癌癥的關系,用四個不同的顏色表示,紅色代表「已確證增加風險」,黃色代表「可能增加風險」,深藍代表「已確證降低風險」,淺藍代表「可能降低風險」。
記者注意到,圖譜里,酒精飲料是最危險的致癌食物,被注明「已確證增加」五類癌癥的風險(包括口腔癌、食管癌、結直腸癌、絕經前乳腺癌、絕經後乳腺癌),此外還「可能增加」肝癌的風險。
「酒精傷肝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」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肝外科主任劉景豐介紹,肝髒是人體最大的「解毒工廠」,酒必須經過肝髒解毒。長期酗酒,會導致肝髒過度負擔,發生肝硬化,一部分肝硬化會轉變為肝癌。
福州總醫院普外科主任王烈介紹,長期飲酒,且飲酒過度,還容易破壞胃黏膜。胃黏膜破壞後,胃失去了保護,高酸性的胃酸就會腐蝕胃,胃易潰瘍。潰瘍長期不愈,癌變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舌尖上的癌症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