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嚴高考 最嚴高考
6月7日至9日,2012年高考在全國展開。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,今年報名參加高考的人數達915萬。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科技作弊,教育部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》,各地在此基礎上相繼出台了更嚴厲規定:攝像頭360度監控,手機手表禁入考場,水杯筆袋必須透明,一些地方規定考生只能帶准考證和身份證入場「裸考」……種種新規被公眾稱為「史上最嚴」。
【大公報訊】據新華社報道,新發布實施的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》涉及30處修改,進一步細化考試作弊的認定規則,加大懲戒力度。根據新《辦法》,只要考生將手機帶入考場,無論開機與否,都將視為作弊。新《辦法》還首次將「加分資格作假」認定為作弊行為,同時加大對作弊的懲罰力度,從原來的「取消當次考試成績」改為「停考1至3年」。
各地出台嚴格紀律
在此基礎上,各地紛紛出台更為嚴格的高考紀律:廣東今年首次明確,禁止考生隨身攜帶不透明水杯和筆袋;江蘇則規定考生不能帶手表和金屬物品進入考場;上海將高考試卷的交接、分發全過程進行360度無死角監控,相關錄像每隔6小時回放一次。更有甚者,湖北只准考生帶身份證和准考證進入考場,其餘文具統一配發,被考生戲稱為「裸考」。
面對高科技作弊的嚴峻挑戰,今年高考還將全面啟用配備視頻監控和防作弊系統的標準化考場。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劉炳貴介紹,目前全省高考294個考點、1.6萬多個標準化考場均已建成,於高考期間全部投入使用。上海2000餘個標準化考場也於6日布置完畢,通過多重技防、物防手段,提升高考安全系數。
視頻監控考生勿緊張
在攝像頭下考試會不會導致緊張?針對考生家長的疑慮,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劉玉祥解釋,視頻監控不是貼身盯人,通過視頻能看到考場全貌,而不能看到考卷,不會對正常考試的考生產生太大影響。「我們更強調考生的主觀誠信,通過簽署承諾書,讓每一個考生了解考試規則,防止考生無意識的違規行為發生。」
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教高三語文的楊老師認為,不斷提高技防、物防水平是防範考試作弊的客觀需要。在整個社會誠信體系還未健全的現實情況下,學校、家長應引導考生正確看待高考規定,疏導緊張情緒,讓考生放鬆心態,以積極的姿態走進考場。
杜絕舞弊不限考場
最嚴格是為了最公正,教育專家認為,一方面,杜絕高考作弊,僅憑嚴格考風考紀遠遠不夠,還應加大對考務人員的教育管理,進一步防堵漏洞;另一方面,高考包括報名、考試、招生、錄取等多個環節,監管嚴規應覆蓋考場內外,延伸到高考的每一個環節。
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、上海控江中學校長張群等表示,從201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泄題等多起案例看,大規模的考試作弊多數與考務人員失職瀆職、違法違規有關。杜絕高考作弊行為,除了嚴格考風考紀,相關部門還應進一步加強對內部考務人員的監管,嚴懲監守自盜等行為,掐斷泄題、漏題的源頭。
人性化服務廣大考生
「史上最嚴」的高考規定,主要指向作弊行為。而對於廣大考生,各地都採取了一系列人性化辦法,讓他們能夠在良好氛圍中發揮出應有水平。
在北京,接送考生車輛不受限行限制,考生約出租車確保100%成功;在江蘇,教育部門協同公安、交通等多個部門,加強考場周圍的交通疏導和噪音控制,營造公平安靜的考試環境;在上海,公安部門主動為接送考生車輛提供通行便利,緊急情況下採取警車帶路護送、警車轉送等方式提供幫助;在福州,「高考直通車」免費接送考生;在西安,考生可持證免費乘地鐵……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